[长评] 《我杀了我妈妈》:青春影像

第一个镜头开始,儿子指责母亲吃东西不优雅,满嘴唇都是的邋遢样,到渐渐地争吵,到计划的不同,到单身母亲和成年儿子之间的生活原则不同,关于成长男孩和跋扈的母亲之间矛盾的电影开门见山地拉开了序幕,尝试摆脱母亲束缚的男孩,试图挣脱母亲的管教,自由飞翔。电影《我杀了我妈妈》,由出生于1989年的加拿大年青导演哈维尔·多兰编剧、导演和主演,根据他的部分真实经历改编,讲述了一位十六岁的少年与母亲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成长过程中对同性恋性倾向的自我发现。

也许是成天面对青少年的缘故,经常都能听到这样的话“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儿子,女儿”“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妈妈,爸爸”。几乎现在所有的父母都能遇到这样的问题,面对养了16年的孩子,成长期却束手无策地期待学校的教育,校长打来的电话,以及母亲的对着电话筒大发雷霆的表白,都是现实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网络年代,信息年代,小孩过于早熟,都是这个时代,做青少年父母所遇到的难题,以前说电视把孩子给教坏了,现在教坏孩子的早已不仅仅只是电视机了;看到汽车里,母子激烈地争吵,各说其词,演员的表演让我有身临其境的超现实的感觉,同样的问题也贴在脑门,这11年来,是什么样的养育教育方式,让这对如此恩爱的母子,如今,这样面对??看到妈妈听到孩子爱情木讷的表情时,看到母亲在跟朋友讲孩子的情感问题时,看到母亲送孩子去学校被孩子大骂时,站在大人这一方,无不同情理解感慨做单身母亲按照自己生存方式教育孩子的艰难;处于孩子的立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是自己的,外界客观环境的存在是影响自己生活状态的主观因素,自己喜欢谁喜欢什么人都是按照自己的原则进行的,身为父母其他人都无权干涉自己;这就是现代做父母做孩子都要客观面对的亲情在新的时期所要真正面对的课题。这部电影没有单方面地简单说教,只是把同性儿子和跋扈的母亲之间的问题摆在观众面前,让为人父母的大人思考怎样面对孩子的成长教育,让正在成长的孩子,学会用成长的眼光再次观察自己的父母,如何行之有效地解决各自面对的人生问题,电影里运用了大量美学因素来增添我们的视觉享受,不仅告诉我们这是一部很严肃的成长电影,更是一部视听美不胜收的青春电影。

电影很美,美在音乐的恰好运用,好的影片,音乐是第一位的,电影里反复重复的大提琴,总好像是在诉说着成长的烦恼,把主人公无形的惆怅,较好地利用音乐的方式表达出来,给与情绪上不能表述的空白在空间上做了有效的填补;电影很美,美在画面的质感,暖色调的大量运用,告诉我们这不是像片名一样的恐怖片,是一个温和“软暴力的家庭剧”,母亲穿着婚纱在黄色的秋天里奔跑的画面,尤其让观众感受到生死离别的爱恨情愁;大色块的色彩运用,可以看出来生命的单纯与多样性;张扬着年轻导演青春洋溢的洒脱个性特点;电影很美,文学的氛围弥漫电影空间,补足了表演的空间,具体了男孩内心世界的动态,增加了电影元素中有效的画面链接,增强观众对于电影中内心世界更强的认识和理解。电影很美,美在油彩于墙上的任意泼洒,撒着年轻的激情,撒着当下青年人自由世界观,撒着自由及自我的人生价值。

电影结束,片尾曲很美,虽听不懂歌词,但是对妈妈的呼唤余音绕耳,有种意犹未尽的感叹,新年的第一天晚上,看了《我杀了我妈妈》这部电影,影片给我带来美丽又复杂的情感,感叹于编剧导演主演于一身的加拿大青年哈维尔・多兰的文学功底,感叹于他珍惜时光的工作状态,更感叹于20岁的年轻人能制作出这样一部,令世界同行们都不能较好地交出的电影作品,着实感受到他的超强艺术功底;在中国,目前20岁的男孩,大多数还是依偎着父母的怀里,生活处于未脱奶的状态,更甚至于思维处于幼稚萌芽状态,世界的脚步,在不断前进的今天,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事实再次证明,谁努力谁生存,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更是适者生存。
1

评分人数

  • uykio

天涯裸比邻

看我头像就知道我超爱此片,竟然现在才看到有这个贴子,真难得,毕竟比片在坛子里貌似很非主流

很王家卫式的电影:片段式的拼接,跳跃的叙事,昏黄的色调,缓慢的音乐,浮动的光影......却比他更有文学气息,更有一种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的意味,或者说迷茫无措,不知世事艰难。

最欣赏导演的一点是,在电影叙事中,他彻底不留一点情面却去批判妈妈、指责妈妈,埋怨、嫌弃甚至憎恨,完全片面地站在儿子的角度去叙事,拒绝为妈妈好言一句,这样是完全不负责任的。这样的叙事、这样的感情很容易激起道学者的严厉指责,甚至我的妈妈会马上极为气愤又伤心地骂“这样的儿子不要也罢,走吧,当没生过这个儿子!”
但难道只有道学者们、母亲们知道,我们不知道吗?我们不知道,这样完全不站在他人角度想的指责是充满漏洞的,是很容易就可以反驳的吗?要表达的,不是一个合乎各样标准的事实,而是一种心情。理性上,道德上,价值观上,逻辑上,的确如此。从过去到现在,我们始终清楚并坚定地持有这样一个念头,不论情况如何,为人儿女,几乎没有资格、没有底气去指责父母一句。但是我记得很清楚,在那些日子里,在那些瞬间,或者说在我茫然暴躁、心灵枯涸坚硬、终日不得出口的中学时代,伴随我的就是这样一种极端的黑色情绪。

因此在我第一次看完之后,感觉最强烈的一点就是对妈妈的埋怨,我完全代入了男主,毕竟我曾经就是他,有一种多年冤屈一下子毫不留情的发泄出来了的快感,然后在那段日子里病态地连续看了一遍又一遍。

青春是一种灾难,但过后人总要回到实地上,挑起责任,学会收起任性,或者还有其他的什么。第二次看是大一了,对片子的印象还很深刻地停留在那种埋怨的痛快中,但这次我看到了更多。妈妈的辛苦,男友的爱与引导,良师。
我们怀念小时候,妈妈也会怀念我们的小时候。怀念那时候那个温软乖巧的小天使,那些怀抱着憧憬的美好岁月。妈妈也知道那些只是理想,不论自家的小孩长成怎样总是自己心中最棒的,也是最挂心的,但也是会失望,甚至心死,不是因为理想不符,是因为不知何时起相爱相憎,且无计可施。

我们现在都知道了,父母也应该知道的,小孩就是这样,父母应该顺着直白一点、宠溺一点吗?没有人知道会不会得不偿失。小孩就是这样,没什么好说。

对儿子与母亲来说都一样。无所谓对错,甚至无所谓宽容、理解与否,也许就是必须有那么一段,过后,有的人恢复了,有的人没有,也许依旧有找方法,但不管怎样,走过了就是走过了,情绪再激烈深刻,你已经不是那个你,也许你永远不忘记,但那个挣扎在爱与恨之间痛苦求解的小孩也永远不再了

TOP

刚看完我杀了我妈妈
电影本身很凌乱 但是精心的布景和角度的运用以及插入的各种画面显示出了他是一个完全的文艺野心之作
但是导演兼主演兼编剧在各个功力尚有欠缺
声嘶力竭并不是对于生活的最好呐喊
用魅力的语言才可以道出生活

TOP

我觉得男主角是患有躁郁症 和心理上得不到爱的平衡。虽然很写实不过如果现实中的他没有被开导 日后应该会是造成社会问题 !??

TOP

喜欢那主角
也很喜欢那音乐

TOP

LZ无敌。 很喜欢他的音乐!

TOP

还有真的好爱多兰这只艺术受

TOP

很正常的青春期逆反心理,孩子对家人的不耐烦,甚至可以说是厌恶,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发生着。

TOP

现在孩子能接触到的东西太多了,教育真是个大问题啊

TOP

其实看得我很纠结很憋屈的

TOP

恩 很有内涵也很别致的片子 值得收藏

TOP

想看看啊

TOP

有看過
真的覺得非常好看

TOP

我只能说导演太牛了,胆子太大了。敢于把真正的生活暴露在大家面前,我们青春期何尝不是如此,每每与父母争吵,内心在狂骂,可是仍然爱他们爱的那么深,连自己都不知道。

TOP

我就喜欢哪个场面,孩子问母亲如果我今天死了你怎么办,母亲说 那我明天就去死。另外说句本片的台词每句都很有分量,相当精致的一部电影,适合收藏观看

TOP

刚刚看完,还好,,青春的叛逆

TOP

看的时候有想到很多事,说老实话共鸣很强。
但是看完以后满脑子却都是“他男朋友真是好男人啊”-   -……

TOP

应该这样说,观众在观看影片的时候,代入式的观看方式很普遍,比如这部片子,撇去儿子是同性恋这个情节,其实和普通家庭没有二样,成长的烦恼,孩子的世界观,早恋,叛逆期等等,都是我们曾经经历或正在发生的问题。我以前说过,弱化同性恋主题是同性恋电影做大必须要做的事,在这个世界上异性恋占绝大多数,这就是说,他们在看同性恋电影时不会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同性恋(未完不续)

TOP

哇···写的很吸引人,好久没看到这么印象深刻的片名和介绍了,谢谢!~!~

TOP

主角很美型啊,在club里被他同学吻的那个镜头,牢美得。

TOP

来支持亲~~为啥里面介绍不明白=.=

TOP

我没有看 这类片片外思考大于片内情节 父母子女间的相互成长是永恒的话题
With W.Z
16 Sep

TOP

LZ写的真好啊,很想看啊。

TOP

  • 三国群英传私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