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长评] 《晒后假日/Aftersun》:记忆与回忆之间 [打印本页]

作者: mikecat    时间: 2023-6-12 22:14     标题: 《晒后假日/Aftersun》:记忆与回忆之间

本帖最后由 mikecat 于 2023-6-13 09:39 编辑

“记忆”与“回忆”是不同的。即便不是全然客观,我们至少相信“记忆”是准确的、客观的,而“回忆”一定是掺杂了主观情绪的产物。借助外力,比如《晒后假日》中成年后的Sophie反复观看影像,试图从中唤起被遗忘的“记忆”,从更中立的角度去“回忆”二十年前土耳其夏天与父亲的“完美假日”,从一个旁人而非11岁小女孩的视角,或者说,31岁生日前夕父亲的视角,回看那个假日,以解释后来发生的事情。尽管没有明说,电影中有大量留白,但是从很多蛛丝马迹中我们可以推测“父亲”很有可能以悲剧结尾。

《晒后假日》是苏格兰新人导演夏洛特·威尔斯指导的第一部长片,令人印象深刻。片名“晒后假日”(Aftersun)是译者的意译。导演曾解释,“aftersun”就是“晒后修复霜”,指被太阳晒伤后涂抹的一种化妆品。这个译名好坏与否各花入各眼,不是很重要。从导演的“点题”我们可以猜测这个故事的基调是“受到了伤害后试图修复”,亦即,这是一个内核为悲剧的私人电影。这部长片有一部先导短片,2015年上映的《星期二》(Tuesday)是威尔斯第一部短片,从剧情看,讲述的可能是《晒后假日》时间线之后的故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两部影片情节接续,但是女主角的名字不同,严格意义上来说并非全然续作。短片中女主人公每周二都会去父亲的屋子“住一晚”,她小心翼翼不改变房子原有布局。不过,始终未曾出现的“父亲”,在屋外接她回家的母亲,早晨听闻她晚上“要跟父亲一起住”后欲言又止,没写作业得到了老师的宽恕,一切都指向了父亲可能已经不在人世,而且离开的时间就是周二。早在七年前,这部威尔斯指导的第一部短片就奠定了她大量留白、情感细腻、镜头调度卓绝的艺术风格。人们在非常缓慢的节奏中跟着主角一起经历情感起伏,非常容易与之共情。这一短一长两部电影都与导演16岁失去父亲的实际相契合。或许她希望借电影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怀念,又或许是她以此与父亲告别。电影虽然不是全然基于真实改变,有一部分虚构情节,但是仍有一些来自实际发生过的瞬间。《晒后假日》里曾有Callum花2万里拉与女儿合照,在饭桌上等宝利来相片逐渐显露出他跟女儿的合照,镜头聚焦于相片,边交谈边自然显现,妙不可言。现实中,导演的确有与父亲在假期的照片,只是当时因为各种原因,照片里两个人是分开的。两相对比其实可以看出,选角是非常成功的。照片里的Sophie与Callum,与现实中导演与父亲,是那么像,有理由相信这部电影即便情节有虚构成分,情感真挚,或许是导演根据对与父亲相处的十几年的记忆加工升华而成的吧。再次感慨,这个故事本身,它背后的真相,以及它所流露出的情绪,太打动人。

2020年以来,很多导演拍了很私人向的电影,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已经大为成功的中年名导演拍摄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关于他们的家乡和亲人的记忆,比如《上帝之手》《贝尔法斯特》《呼朋引伴》等。一些年轻导演执导的电影展现了他们私人记忆和感受,令人感到惊艳,比如这部《晒后假日》和比利时的《亲密》。我不知道过去几年的全球大流行对导演们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基于我自己的亲身经历猜测,远离家人,独处于一个不属于家的城市——有家人在的才是家——会想很多,或许是往昔的时光,或许是故人,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记忆。或许因为潜意识里想留住能勾起回忆的那些共鸣、情绪和感情,才会格外被打动吧。共情能力因人而异,我倒希望自己不那么感性,不会在意那么多细节,不要想起那么多让自己伤感的千丝万缕。不过既然做不到,甚至有“过度解读”之风险,那就斗胆把所思所想写出来。不求认同,单纯是唠嗑吧。

初看这部电影,我的第一感受是,“太细腻了”。这部半写实半虚构的电影的灵感可能来自于导演与父亲一起度过的最后一个假日。十几岁还太小,她没体会到父亲的抑郁情绪,仿佛一切都是那么快乐,都是土耳其美好的风景。只是后来通过dv残存的影像,她一遍遍看里面当时还是小女孩的自己,与父亲共度的假期似乎一直是快乐的。但是,以第三视角回放影像,父亲的情绪似乎不总是跟小女孩一样快乐。开头镜头切换dv与现实,我们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导演的情绪和疑惑。记忆可能是客观的,回忆却很主观,交织在一起,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特别让人唏嘘。在最后十分钟呼应了开头,在舞厅跳舞的场景混杂了不同时期的女孩到女人,而父亲的形象始终没有变,她好奇,愤怒,疑惑不解,抓不住沉浸在自己情绪中的父亲。此时,不由自主地,一股悲伤情绪涌上心头,一直到最后,镜头转圜,“aftersun”字幕出现在屏幕上,是否意味着,昔人已逝,生者悲伤?

这部电影最核心的主题,我认为可以解读为“爱”,尤其是“父爱”。导演安排了两种视角来展现那个夏天的经历,一个是作为刚过了11岁的Sophie,一个是作为即将年满31岁的成年Sophie,分别表现出即将年满31岁的父亲Callum的形象。前者更多是小女孩的亲身经历与回忆,后者靠着影像和记忆,加上一些想象和推理,努力拼凑出那个令她难忘的夏日。透过11岁Sophie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年轻的父亲努力想带女儿过好一个土耳其夏日,他们一起欢笑,一起嘲笑麦克风出问题的导游,一起打台球,一起在各个旅游景点玩耍。尽管拮据,Callum依旧尽所能让女儿开心。在11岁女儿那里,这个假期确实充满了欢声笑语,偶有冲突,很快都化解了。11岁Sophie视角下,镜头大都是温暖的色调,焕发着勃勃生机。在11岁Sophie视角之外,Callum则经常处于冷色调,特别是代表忧郁的蓝色。成年后的Sophie从一遍遍观看录像中觅得端倪,加上想象和推测,她“发现”了父亲的另一面。与11岁的她开心所不同,父亲好像有一些痛苦,有一些不开心,有时候是欲言又止,有时候是黯然神伤。她记起了父亲因为在潜水时丢失很贵的潜水镜而发火,没钱付餐费而“被迫”吃了一顿“霸王餐”,不想依惯例一起合唱,这些都是愉快之外的不和谐。或许11岁时的Sophie忘记了这些,她回忆起来的都是快乐,只有一遍遍重录像,这些在记忆深处的场景才逐渐浮现。或许,这是父爱使然。尽管有诸多困难,她依然拥有一个跟父亲一起度过的快乐的土耳其夏天。31岁的Sophie保留了父亲在土耳其买的很贵的地毯,二十年前买的旧地毯可能是关于那个夏天为数不多的物件了。影片也直接刻画了父亲对女儿的爱。一处是他教女儿防身术,一处是他给女儿说,有什么都可以跟他说,因为他都经历过,言外之意是,他可以给女儿建议,避免重蹈覆辙,犯下他年轻时的错误。最后给女儿的贺卡,我不确定是单纯表达爱,还是说同时也是一封遗书。

出于对Callum大量痛苦和奇怪举动的刻画,我像很多人一样推测他有比较严重的抑郁症,并且在旅游途中突然爆发了。最明显的例子是在生日当天,Sophie悄悄跟旧剧场的游客说好一起给Callum唱生日歌,在高处,处于阳光背光的Callum表情并不是欢乐,相反,他非常悲伤,背后的蓝天逐渐显现出了前一天晚上赤裸坐在床边哭泣的他,那么悲伤无助。那天稍早,他没有依往年习惯与Sophie一起唱歌,还略加讽刺嘲笑女儿“需要报个班”学唱歌,暗指她唱歌跑调。他独自离开,在去海边的路上捡拾别人抽完的烟头,又义无反顾奔向大海。接着,插入了第二天生日的场景,接续前一天晚上的场景。事实上,前一天晚上Sophie确实经历了许多突发状况。从舞厅回房,Sophie发现屋里无人应门,直到宾馆小厮拿了备用钥匙帮她开门,方见已经赤裸熟睡在床的父亲。在回屋之前,她先跟之前打台球和游泳池边玩耍的女生聊天,拿到了“有求必应”的手环,获悉“男生都很坏”。接着她迷路了,还遭到了一起玩电动摩托的胖男孩的“伏击”,他们在泳池边接吻。在回去的路上,她看到了在楼道里接吻的两个男生。青春期性意识萌发,一个晚上她仿佛发现了新大陆般接受新知识,成年后的女儿选择了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与女友一起醒来,照看小婴儿。那个夏天,在性萌醒的时候,她从父亲和其他游客那里学到了很多。事后她告诉了父亲与胖男孩的接吻,没有告诉父亲其他事。他或许会为此内疚,因为他突发的抑郁,险些让女儿遭受危险。

在跟小伙伴交流时有提到Callum的性取向问题。有人问,为什么在土耳其旅游的时候Callum没有勾搭女游客。除了他跟女儿提到自己有个“快要结婚的对象”外,我能想到另一个可能性是因为他抑郁症发作,或者处于抑郁情绪期,很难分精力去“寻花问柳”。他想把自己有限的精力,可能已经很难控制不崩溃,全部投入女儿身上,跟女儿共度一个美好夏日。但是到中后段,他明显已经控制不住,逐渐走向失控。有人说,在最后与女儿机场告别后,Callum穿了一件竖条纹的衬衣,象征着女儿离开他以后他被重新关在抑郁的牢笼里,再也没有挣脱出来。女儿仿佛是太阳,照亮了他的阴暗,对女儿的爱让他暂时脱离了抑郁的苦海。然而,随着假期即将结束,女儿依依不舍,问他“我们能否永远都留在这里”,他无言以对,不受控制的抑郁终吞噬了Callum。家人有时是抑郁症患者的最后港湾,有时一句话也会把他们推入深渊。打太极也好,一个人在黑夜里闲逛、奔向大海、在床边哭泣,都直接间接表达了这样一种情绪的转变。我倾向于把这里解释为Callum极为有限的精力全部投入对女儿的爱,而不是对他本身性向的刻画。

不过,Callum是否是男同性恋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至少需要从角色和演员两个维度去理解。电影里似乎没有很明显的交代Callum的性取向,我倾向于他不是或不单纯是同性恋,或许他是双性恋吧。影片倒是多次直接刻画了他的抑郁症,也给出了一些解释,可能来自原生家庭,他讲到了被家人忘记的11岁生日;也可能是身份认同困惑带来的,很多人认为他是同性恋,这种性向使他堕入黑暗;还有可能是原发性的,没有什么具体的病因。过去一些自我认同和性取向觉醒的影视作品经常把角色刻画成深陷抑郁情绪的样子,因而当电影中带有同性元素时,一些观众不自觉地把Callum这个角色代入了“同性恋者”。实际上,我没看到有什么直接证据表明Callum有任何表现出来喜欢同性的倾向。有人提到最后舞厅他跟同性热舞,似乎指的是成年后的Sophie,或者舞厅里其他人,也可能是Sophie的幻想,这些都不是直接证据。另一个需要考虑的是演员本身的特质。或许是饰演Callum的爱尔兰男星Paul Mescal的独特气质让观众产生了角色设定以外的猜测。正如一些访谈或文章所介绍的那样,Paul Mescal是一个身体健壮但情感细腻的男演员,他跟传统的硬汉形象和当代温柔清秀、俊朗美少年形象之间都有交集,加上科班出身,演过许多话剧提升演技,让他分外受人瞩目。在他身上,一些非传统“男性气质”或者称“女性气质”,比如细腻、温柔、脆弱,等等,都有所体现。这些特质恰好跟固有刻板印象里的“男同性恋”的某些特质相似,于是人们可能会脑补一些角色本身没有的特点。加上影片有关于青春期性觉醒、性向探索等主题,投过Sophie的视角可以看到两位在楼梯间亲吻的男游客,她成年后跟同性伴侣一起生活,等等,或许让观众“脑补”了Callum是不是也是一位同性恋?至少,没有很明显或直接的镜头、话语来展现这一层。

我对一部电影是否是“好电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引起了我情感共鸣,是否让我看完后仍不断回忆和分析电影情节,主动寻找相关访谈、影评和创作者的背景材料等。在我看来,《晒后假日》是一部“很好的电影”,不仅在观影的时候引起了我情感的波澜,正如很多影评所言,“后劲儿十足”,甚至能持续数天,而且我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一些电影片段,对一些观影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或问题的“恍然大悟”。两遍仍然不能回答所有的疑虑,每次看都会受心境等影响产生不同的体验。第一次是2022年10月11日在电脑屏幕前看的,第二次是2023年6月9日在电影院看的,时隔八个月,所处的环境、心境都非常不同,进而产生了不少新体会。或许这是“好电影”带给人们的一些“副作用”,不仅让人有不错的体验,而且促使人们思考。每个人的观影体验各异,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有非常极端的后现代学者说“文本之外无一物”,说“作者已死”,这种观点对错与否见仁见智。导演威尔斯给观众的信中明确提醒道:“这部电影最好是不看任何解读,不看我们超棒的预告片,只是带着耐心和开放的心态去体验。我只有用电影语言才能最好地表达它积累的情感,而不是用文字或其他媒介。这部电影也给你留了空间,我希望你能占据它、填满它,从而感受它。”一起观影的小伙伴从中看出了这个故事的一种可能,即假日后随着女儿成长,与父亲渐行渐远,多年后回忆起来,这个夏天或许是他们分道扬镳的起点。小伙伴说,这是一种“不那么残忍”的解读。当我提及父亲哭泣和反常的举动意味着什么的时候,她将其归结为“身份认同”的不安,“性向认同”的纠结。的确,导演并没有明说Callum这个角色的性取向,因而这种解读在一定程度上说得通,尽管在我看来还是缺少直接和明显的佐证。我们不是要说服对方一定得出什么“唯一正确的”答案,唯求同存异尔。或许这也是留白很多电影给观众的一种“特权”,从中感受到什么,体会到什么,能自圆其说,就是合理的。
作者: 清一    时间: 2023-6-26 21:56

我真的很佩服你们这些才华横溢的人,影评写得真好。我越来越回忆不起来以前美好或难过的记忆了,估计他也早已忘记我。是应该好好把握当时的各种感受
作者: mikecat    时间: 2023-6-28 10:51

回复 2# 清一


    谢谢你的喜欢和肯定!人总是要朝前看,或许最珍贵的记忆会不经意间流淌出来吧,往事如烟,该放下就随它去吧。享受当下,享受人生,过去和未来嘛,难以把控,就顺其自然咯。
作者: 清一    时间: 2023-6-28 13:05

回复 3# mikecat


    谢谢六翼天使,我都懂的。可是真的很懊恼,性格使然,还是把那个直男弟弟气的不理我了。
作者: 承平行旅    时间: 2023-6-28 17:48

这样的影评,现在真的不多了。
作者: 置莲怀袖    时间: 2023-7-23 01:33

好棒的影评,马上就去找来看看这部




欢迎光临 Queer As Folk中文站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QAF中文站 (http://qaf1.org/)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