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中国男同因为骗婚而没有婚姻平权的资格吗 [打印本页]

作者: realfree    时间: 2015-7-4 22:13     标题: 中国男同因为骗婚而没有婚姻平权的资格吗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在美国时间2015年6月26日12时50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5:4的投票结果裁定,同性婚姻在全美合法。这则新闻很快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并展开讨论,许多网友对这一新闻表示了祝贺和祝福,但也有相当多的网友,表露出了对同志群体明显的误解和敌意。

  微博网友@李子暘说:“同性恋有天生的,但肯定也有文化影响下后天形成的,甚至有为了赶时髦装逼弄假成真的。如果社会保持对同性恋的压力,但又限制在舆论歧视范围,而不扩展到人身迫害的程度,那就可以大大减少非先天同性恋的数量。”

  这种言论首先暴露了他对LGBT群体的无知,他混淆了性取向和性行为的概念,也许有的人会因为好奇或“赶时髦”的因素进行同性性行为,但是性取向——尽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依然是先天的、稳定的、个人可控性很低的。同性恋者普遍认为自己的性取向是“生而如此”,环境的影响也许起到了discover或者develop的作用,但并非决定性因素。换而言之,一个先天的异性恋者,很难因为尝试同性性行为而成为同性恋者。另一方面,身为同性恋者并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身为一个同性恋者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会比一个异性恋少,任何组织和个体都没有理由对同性恋群体施加压力和表示“适当的歧视”,更没有权力削减或试图削减“非先天同性恋”的数量。

  微博网友@老梅梅梅说:“美国的同志几十年来都在争取自己的权利,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上崭露头角,以取得更多的话语权;在为人处世上做得更好,以改变周围人的偏见。中国的同志现在还停留在一边叫嚷同性恋也有组建家庭的权利一边隐瞒自己的性向甚至隐瞒艾滋病史然后找一个姑娘结婚的水平上。权利是争取来的,不是骗来的。”

  处于不同的政治文化环境中,美国的LGBT群体和中国的LGBT群体肯定会存在各方面各种程度上的不同,但是,夸大一方的努力和成就而漠视另一方的努力和困境,对国内的LGBT群体是不公平的。骗婚本来是“婚姻为诱饵诈骗钱财”的俗称,与同志群体无关;近年来有人提出“骗婚Gay”的概念,用以指代隐瞒性向以达成结婚的目的,榨取女性的家务劳动和生殖价值的男性同性恋者。这是一个看似尖锐而内涵模糊的指控。女性家务劳动和生殖价值被过度榨取是客观事实,但这并不是同性恋者造成的,而是男权社会造成的。男同志隐瞒自己的性取向而得以和异性恋女性结婚,可能造成无性婚姻、家庭冷暴力、生育同性恋后代等后果,可能会对女性造成严重的伤害。对“骗婚Gay”进行道德谴责和舆论批评是无可非议的,但是道德要求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尽管性取向是否属于隐私的范畴在国内法律上仍属于灰色地带,但是法律保障公民的隐私权,不能因为同志群体隐瞒性倾向的行为造成了有害后果,就强迫他必须说或者不说。

  对于隐瞒艾滋病的行为,所牵涉的道德和法理讨论太复杂,暂时不妄加议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许多网友提到了一些耸人听闻的不实数据,比如微博网友@2B青年熊猫君说“男同9成骗婚”;微博网友@明子1864说“90%的亚洲女性的AIDS和同性恋有关,其中同妻占了相当大比例”。

  经笔者考证,最接近的数据来源是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9年8月11日的报告:“亚洲携带艾滋病毒的170万名妇女中,有九成是和丈夫或男友进行性行为时感染的。而其丈夫或男友一般是通过嫖妓、吸毒、与男子发生性行为等感染的。“这是一份被曲解的调查结果,同性恋者因为性取向不属于主流群体又一次受到了无端的声讨。如果妇女的权利在与男性同性恋者的婚姻中受到了损害,那么应该从立法和舆论的角度进一步保护女性的权利,而不是从立法和舆论的角度进一步侵害男性同性恋者的权利。目前,我国《婚姻法》的唯一离婚标准只有感情破裂,这给同妻诉讼离婚造成了极大的阻力。另一方面,艾滋病的传播也不是同性恋者的原罪,而是体液交换的结果。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人在与配偶或者长期同居者发生性行为的时候,只有14.8%的人会使用安全套。而另一项调查显示,80%的女性在性生活中,如果丈夫拒绝使用安全套,她们并不会强求。这使得女性在性生活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机会大大增加。可以看出,遏制艾滋病的传播并不仅仅是LGBT群体的责任,而是社会共同的责任。

  情感作家黄佟佟撰文发问《为何大陆明星们不刷彩虹旗?》,她认为“同志们有时高估了社会的压力”,并以充满信心的轻松语调说;“有什么大祸呢?不用说到欧洲,美国,现成一个台湾的蔡康永,还是人人敬佩的最捧的主持,网络时代,文明社会,科学普及,个人主义,就算是保守如中国人,同志拉拉也不再是某种禁忌。”在文末,她引用了哈维尔的一段话,沉痛并饱蘸激情地表示:“全世界都在欢呼彩虹旗的时候,我们的明星们却如此沉默,那沉默的后面是什么呢?是恐惧,也是逃避,大家都太精明了,只想享受这名气带来的好处,不愿意承负哪怕是一点点责任,可以想象么?”

  她认为那些同志明星不敢站出来,是一种没有必要的懦弱表现,他们有义务为同志的合法权益所呼吁,承担起公众人物的社会责任。身为一个异性恋者鼓励同性恋者勇敢出柜,固然不失浪漫和热情,我不想质疑黄女士的善意,只是我认为,黄女士的观点过于激进。“权利需要个人的争取”这句口号固然响亮,但是就权利的性质而言,权利是由法律赋予人实现其利益的力量,是身为公民所应有的,只有当合法的权利没有受到保障的时候,我们的权益受到了侵害的时候,才不得不用行动为自己争取——但这只是无奈之举,这不意味着,主动为自己争取权利是一项公民义务。

  正如国内LGBT群体现在所经历的,在石墙事件以前,美国的LGBT群体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压抑的沉默期。不管国内同志群体面临怎样的环境,“同性恋群体和异性恋群体拥有同样的权利,其中包括组建家庭的权利”是在社会范围内被迅速认同的观念。请让我用肯尼迪大法官庄重而充满人文关怀的判词作为结语——“没有哪种结合比婚姻更为深刻,因为婚姻象征着爱情、忠贞、奉献和家庭的最高理想。两个人通过婚姻的方式结合,成为更好的人”,所以,“这种自由不会再被剥夺”。
作者: 尹小如    时间: 2015-7-4 23:58

对于中国同性婚姻平权的探索其实是很茫然的,中国的社会情况要复杂的多,走同样的路不一定能够获得同外国一样的权利,更何况,这一个美国的法案明显存在一些问题势必会有弊端在后期出现,那么现在的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做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我们只能且等待正在尝试摸索的人反馈的现状,我们只能期盼可以等待到某一个行为会得到明确的回馈而作为信号,一旦中国同志平权获得了那一个由社会公众或者政府给予的认同,那么就会有大批的原本按耐不动的同性恋平权支持者站出来斗争。
但是这样一个信号是否能够出现才是我们现在最忧虑的。。
作者: 回忆之城    时间: 2015-7-6 01:55

美国的LGBT群体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压抑的沉默期
对,现在的中国还处在这阶段,甚至有人乐在其中!因为很安静。
西方的压力在“宗教”, 中国的压力在“从众” 压力都很大
作者: garyford    时间: 2015-7-18 14:29

中国同志目前没有结婚的权利和形婚并没有什么关系,相反的,等到中国婚姻的时候,形婚才会是一个影响因素。
作者: xxz56    时间: 2015-8-14 20:50

骗婚的不止同志
作者: xxz56    时间: 2015-8-14 20:50

骗婚的不止同志
作者: gayboyboy    时间: 2015-10-17 01:22

说出受社会影响而成为同性恋的人,实在是没有一点独立思考能力都没有;殊不知在一个异性恋者主导的社会中,同性恋者难不成要被同化了?!可笑
作者: gayboyboy    时间: 2015-12-8 00:21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在美国时间2015年6月26日12时50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5:4的投票结果裁定,同性婚姻在全 ...
realfree 发表于 2015-7-4 22:13


“她认为那些同志明星不敢站出来,是一种没有必要的懦弱表现,他们有义务为同志的合法权益所呼吁,承担起公众人物的社会责任”
   
那在国内那些所谓的明星根本就没有想出来或者有这个意识去承担公众人物的社会责任,从这点来看他们也是可悲之人。
作者: PM10-AM12    时间: 2015-12-10 16:23

权利是争取来的,不是骗来的.

自主为他人争取合情合理的权利雖然不是一项公民义务,但卻是社會不可缺失的一種公共責任。

這些應該是一個社會文明程度地體現。
作者: sadamboy    时间: 2016-12-4 18:33

同性骗婚是因为社会不认可,不理解,欺压而造成,这是社会问题,
作者: sadamboy    时间: 2016-12-4 18:34

同性骗婚是因为社会不认可,不理解,欺压而造成,这是社会问题,
作者: sadamboy    时间: 2016-12-4 18:34

同性骗婚是因为社会不认可,不理解,欺压而造成,这是社会问题,
作者: sadamboy    时间: 2016-12-4 18:34

同性骗婚是因为社会不认可,不理解,欺压而造成,这是社会问题,
作者: sadamboy    时间: 2016-12-4 18:35

同性骗婚是因为社会不认可,不理解,欺压而造成,这是社会问题,
作者: sadamboy    时间: 2016-12-4 18:36

同性骗婚是因为社会不认可,不理解,欺压而造成,这是社会问题,




欢迎光临 Queer As Folk中文站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QAF中文站 (http://qaf1.org/)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