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24275
- 帖子
- 4377
- 主题
- 72
- 精华
- 3
- 积分
- 4367
- 零花钱
- 274 元
- 阅读权限
- 160
- 在线时间
- 295 小时
|
《花木兰/Mulan》:就像女子推磨
本帖最后由 lucas41ive 于 2010-2-10 10:15 编辑
(本想发到影评区的,但是害怕不是同影不让发;本想最近看同影写影评的,但是实在不想再受刺激;本想就此消失的,但是忍不住怀念大家!)
片子很早就出了,一直没有去看。
在室友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片尾曲《木兰星》的“感染”下,我又深知若是不看的话,定会被那个喜欢大把大把地剧透的大嘴室友烦死,到时候就算没看也基本上能熟稔剧情了。也罢,乘着寒假在家无聊、寂寞,观毕《花木兰》——这部大家嘴里所谓的大烂片。
花木兰,这种人人都熟悉的典型人物,如何才能拍出新意,才能引得日渐挑剔的观众在经济危机的环境下还能掏钱去电影院看?除了后期势如洪水的宣传攻势,前期的构思剧情也是值得推敲的。
之前,我也一直在想,到底这位香港导演想要拍出怎样的花木兰。要知道,花木兰的故事被翻拍成电影、电视剧,甚至是动画片,也不是第一次了。花木兰,其本身的含义已被人们所熟知。
思来想去,除了必要表现的亲情之外,爱情嘛,肯定是要拍的,不然就没有卖点了;爱国之情,在建国六十周年的大背景下,也是要拍的;友情,作为一部“成功”的商业片,也是要拍的。于是,果不其然,这些通通打包进了这部《花木兰》。这就是商业片呀……
既然是以人物名字作为电影名,那么电影想要表现的必然是那个人。所以,一切期待好剧情的幻想都破灭了,事实证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破碎的剧情,像被拦腰斩断。我只能看到风中零落的回忆般的点点滴滴。正如我的题目所示,整部电影就好似一个年迈的女子佝偻着推磨,边含泪洒地,边回忆着多年前的过往。
一切的爱恨,仿佛都被浓缩进这近2个小时的回忆之中。如果说在一片叫骂声中,这部电影尚有可取之处,那就是片尾曲《木兰星》。也难怪室友会狂轰滥炸般播放这首歌了,的确,作词作曲者理解这部电影的角度、深度都是可圈可点的。一句句歌词点破了整部电影,延展了故事和感情。这部电影确实成就了这首歌。
“
这世界好宽
让孤独好慢
荒野上的狼
他为谁流浪
寂寞是种蓝
往我心里钻
听见自己喊
看看天上
于是我剪下了月光
射向我老家的地方
夜黑得就像墨一样
哪颗星名字叫木兰
让我把回忆当晚餐
吞下这许多年的酸
爱恨是掌心的沙漠
故事被点了穴遗忘
多年前我披着矢箭
逆着风走过燕然山
”
——《木兰星》
若是先看了这首歌的歌词,我定然会在观影时,惊呼:“这不就是在给这首歌做注释吗?”尽管影片并没有像《泰坦尼克号》那样使用一个倒叙,但是从导演给出的一个个突兀如记忆片段的镜头,分明就是一个老妪在含泪回忆过往的爱恨、辛酸与荣辱。
影片中,找不到千军万马的宏大场面,倒是有拉的近也不近、远也不远的镜头,或是以木兰的主观“回忆”镜头出现的特写。若是想要看到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决计是不可能的了。影片并没有给予观众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阉割掉了木兰自小成长的心路历程、斩掉了她女扮男装的艰辛曲折,居然还抖出了几个不明不白的包袱——花瓶维塔斯的刺秦故事、玉牌丢失事件、“离家出走”的七皇子等等。就算是我这样欣赏含蓄的人,也无法忍受这“欲说还休梦已阑”的遮遮掩掩。
其实,剧情在第一个转折点——文泰诈死之前,还是有耐人寻味之处的,过渡、承接也可圈可点。但是,这“起、承、转、合”的“承”还没做够味,就开始转,而且转的还如此雷人。关键之处在于,导演不止给“转”一次,还有第二次“转”——文泰自爆“七皇子”身份。我能了解导演想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催泪弹,赚取大把大把的眼泪,剧中确实也不缺这样的催泪镜头和情节。但是,每当我的泪水开始打转的时候,剧情就开始变得莫名其妙了。问题就在于,铺成不足!感情还没有储备足,就开始倾泻,这怎能打动人呢?打动人,是需要细节和适当长度的铺成的。这样急匆匆地表达,莫不如不表达。
不谈剧情,整部电影的真正亮点反而是一直保持臭鞋脸的赵薇,和那帮极其有喜感的配角们和群众演员,比如房祖名和李玖哲,维塔斯和老、小单于……
作为一个G的直觉,这两对男人之间的关系实在暧昧的太有感觉了。当然,剧中陈坤的池中嬉戏,也是春光乍泄、锁骨留香啊!那个高空机位镜头,真是令人浮想联翩,也不知木兰在水下觅得什么……
吐了电影那么多槽,其实真正要去回味这部电影,还是要关注花木兰本身。如果说电影有余韵可以值得回味,那莫过于结尾一个长长的上升镜头给于木兰相爱而不能相守的空落感。若有风吹过,那必是面庞风干的泪痕;若有水流走,那也必是悲伤逆行的潮水。
一个寂寞的女人,在沙场征战,唯一的依靠还要离她而去。就算导演给我们演绎了一个没有丝毫女人细腻心思的异装癖(真不解为何导演没有表现“女身男装”这一冲突),但是毕竟脱下了戎装,她依然是个女子。多少悲伤和寂寞,就突突地往她心里钻?多少时候都是将回忆当晚餐,耐不住吞下多年的酸?
若是抛开了商业片浓重的气息,去掉那些莫名其妙掺进的元素,文艺地表现花木兰。导演其实也在试图表现花木兰这从军十二年间的辛酸、爱恨和寂寞。如果这样来理解电影的话,从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女人的角度来诠释花木兰这个历史女杰,倒也是新意。
她,也有自己的爱恨情愁,而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历史符号。或许是导演太过于细腻,或许是影片商业气息太浓,过分撕裂的剧情,过分浓郁的情绪,都使得我不能从电影中读懂这个平凡却又不平凡的女人。反而,却是最后那个镜头给予我无限的遐想空间。那样刺眼的惆怅,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体会到的。
穿上胫甲,她是万人之上同仇敌忾的豪气将军;而卸下这沉重的外壳,她又能向谁诉说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而结局呢,却也逃不开一般女子的命运,不能嫁给自己的爱情,而要背负不能相守的遗憾。
这寂寞,如枯灯下,推着石磨。磨的是她的过往,磨出的是记忆中点点滴滴。搀着泪,和着月光,忧愁如丝。这样的寂寞,也只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听着自己的内心在喊。以我小小的年纪和阅历,可能并不能深刻地体会木兰这十二年间漫长的寂寞,和等待。但是,我相信支撑她继续前进的,除了绵长延至家乡的亲情之外,还有别的。
|
-
1
评分人数
-
|